知否,知否?正是酒意正浓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主题曲使用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作为歌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残酒”一词给整首词奠定了基调,平添了一种意境。从李清照的词中不难看出,她从来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不仅是李清照爱酒,自古以来,酒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饮料之一,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像酒一样深受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更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像酒一样有无数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含有这样广义的文化意义。

酒是一种如此浪漫而神奇的饮料,以至于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们歌之、饮之;也有数不清的人恨之、禁之。酒,有它丰富、深刻的内涵。我国东汉时期的大学者许慎对酒有独特的见解。他在《说文解字》中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清朝段玉裁注:宾主百拜者,酒也;淫酗者,亦酒也。)——一曰造也,(段注:造古读如就)吉凶所就起也。”许慎认为酒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就”,还有一种解释是“造”。古时,“造”读作“就”。所以,“吉凶所造起”也就是“吉凶由就(酒)起”,意思是好事与坏事都是酒引起的。

许慎在约2000年前对酒的定义和解释概括了酒的精髓,对酒的内涵,尤其是它矛盾的性格表达得十分透彻。正如 “酒犹水,可济可覆”。即:酒,既可助善成礼,又可招祸致失;既可成人之美,又可暴人之恶。

到1992年,《汉语大词典》对酒做如下解释:“酒:1、饮料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2、饮酒。3、酒席、酒筵。4、姓。”到1999年,《辞海》对酒是这样定义的:“酒,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如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以上对酒的定义和解释,都是在人们的常识之中。但了解到在我国的大家庭中,还有姓“酒”的成员,却也让人感到惊奇。因此,可对 “什么是酒”归纳为三点:①酒是一种饮料;②酒含有酒精 (乙醇);③酒是经发酵酿制而成的。

酒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极其矛盾的性格,在浸润整个社会的同时,也为自己酿造了一部多姿多彩、醇香四溢的酒文化史。

想知道更多关于酒的知识,请关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华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酿造酒工艺学》,书中详细论述了葡萄酒、啤酒、黄酒等发酵酒酿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适合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发酵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国内外发酵酒工艺学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同时也可供对发酵酒酿造感兴趣的热心读者参考。


知否,知否?应是酒意正浓


评论( 0 评论)

书目推荐

西班牙 Sol90 出版公...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