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七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于7月14日在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简称中国优农协会)和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共同主办,《优质农产品》杂志协办,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和中国品牌农业网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就“乡村振兴与品牌提质”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8第七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现场
大会的开幕式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主持,原全国质检总局副局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代表主办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国家的相关规划,他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五位一体”的振兴;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振兴要抓住三个关键点:(1)强基固本,确保粮食安全。(2)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3)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种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品牌农商要在产业当中大力发展,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做主旨演讲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重视科技引领》的主题演讲中强调了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想使科技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提供理论支撑,必须做到:以管理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按照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优化农业科学机构改革;强化农业科技,建立一批国家农业科学中心与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与协同创新的合力;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品牌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做主题演讲
中国优农协会会长黄竞仪在演讲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源头。实现产业振兴,既要面向新产业新业态谋发展,更要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强基础,把农业产业做强做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唱响品牌强农的主旋律。中国优农协会始终致力于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为品牌农业的发展服务。作为国家级行业组织,中国优农协会将发挥优势,继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品牌为引领,推动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黄竞仪做主题演讲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巡视员许正斌呼吁,实现品牌强农要加快形成区域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农业品牌;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并加强品牌管理和保护。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傅雪柳认为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是一个技术活,要科学至上,以科学来指导、规划,而不能凭一时的热情,更不能用行政指令来代替品牌打造。
均瑶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会长王均豪作题为《浅谈“农产”品牌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深入浅出地谈了他自己做品牌的独到感受。他认为一个品牌,在这个行业里面,要对标国际,搞清楚自己在全国行业里面的位置,然后怎么样一步一步往前进,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同济大学教授顾伟楠和浪潮集团副总裁肖雪,深入浅出地和大家分享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创新应用,探讨区块链在农业生产流通、供应链追溯、质量认证、农业金融保险等众多领域中带来的重大变革。
在探讨“区域产业与商业品牌融合”这个热点议题时,南京市溧水区政府党组成员刘人祥、普洱市农业局局长岩甾、南平市农业局局长徐春晖、优质果品产业联合会副主席付占芳等人,聚焦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产业融合方面的建设成果,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技术、新模式,引领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宋毅副总编、徐晖社长同云南省普洱市农业局局长岩甾交流
当当网创投合伙人、农村电商负责人祝为、苏宁易购集团特色馆总经理郑之硕、北京鼎秀旺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杰等就特色农产品在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表了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副校长徐是雄作了学术报告《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大学小镇》,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慧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城乡与区域研究室主任陈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任雷波等人,就湾区政策、经济及发展经验和区域内企业的创新经营模式进行交流分享,探讨湾区在发挥地域环境优势、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做法,探索湾区经济发展之路。
我社副总编辑、中国优农协会常务理事宋毅,期刊分社社长、中国优农协会理事、休闲农业与旅游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晖、编辑郑君,文艺文教分社社长、优质茶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宁波参加了大会,并向与会人员赠送了我社和中国优农协会合作出版的《优质农产品》和《2017中国品牌农业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