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过渡期,你的宝贝适应吗?

我们从中班的一个“蜗牛”案例,分析一下教师如何抓取来园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并能科学合理地把这一环节作为半日教学或者阶段教学的教育契机。

幼儿早晨刚刚入园,发现雨后小花园里有很多蜗牛,触手可摸。他们会亲自抓,还会提议把小蜗牛带回班级养。教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把幼儿身边的事作为教材。因此教师决定抓住这一很好的契机,巧妙地对幼儿实施来园过渡环节的教育。

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商量抓蜗牛的方法。孩子们带着纸盒、果冻盒、小瓶子、酸奶杯……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孩子们的方法,而是让孩子们选取自己的方式去捉蜗牛,从而了解适合蜗牛生存的环境。

捉蜗牛不是集体统一的任务,但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没有时间限制和人数限制,地点也很宽松分散,非常适宜幼儿个性化参与。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孩子们在探索后,能够增加感性经验。因此,来园过渡环节非常适宜安排探究类、发现类的活动内容。

1506480074187.png

陆续入园的孩子们看到热火朝天抓蜗牛的小伙伴,也投入活动。早到的孩子们想办法把蜗牛放在自己的瓶子里,纸盒里,晚到的孩子则瞪大眼睛开始寻找新目标,有的开始给好朋友帮忙了。

短暂的25分钟的来园过渡环节,幼儿精神饱满,在过程中好奇地探索着、商量着,没有来园的恐惧和焦虑,是活动的动力和兴趣让后期的活动有了更大的教育价值。在晨间接待来园的高兴趣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后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以形成幼儿完整、直观的经验。

1506480094609.png

班里自然角有很多小蜗牛,需要幼儿们的照顾,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很多答案。有的说,蜗牛喜欢吃泥土,因为它总在土里钻来钻去;有的说,它喜欢吃草,它每天在草里爬来爬去;有的说,蜗牛吃肉;还有的说,蜗牛不用吃东西,因为它没有嘴巴。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请大家在今后陆续观察,寻求正确答案。教师巧妙利用过渡环节中幼儿的新发现,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起讨论,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大胆交流、分享的机会,引导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继续发现探索新的问题。

教师利用蜗牛这一晨间兴趣点,还可以陆续开展系列的蜗牛主题活动,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幼儿了解蜗牛、感知蜗牛的经验。这个晨间来园活动是教师灵活抓取的,在整个环节中,教师以“蜗牛”这一幼儿有高度感兴趣的内容,让来园的过渡环节最大限度发挥了教育价值。幼儿在此环节中,有学习探究的愿望,有大胆的猜想和勇敢不懈的实践,在谈话和实践观察中,幼儿不断尝试自己的推想,验证着蜗牛的习性。在一次次的探究、发现活动中,满足了幼儿好奇、探究的心理。

1506480117036.png

晨间来园过渡环节,适宜幼儿发现观察的活动内容有很多。教师注重发现和捕捉幼儿有兴趣的事物,同时抓住其主要目标核心价值,引导幼儿进行谈话、观察、探究。日复一日的积累后,幼儿的探究经验及学习能力在这个过渡环节中得以提升。

教师在选择幼儿晨间“发现探究类”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到:活动内容应该是幼儿触手可及的事物。如:雨后的小蚯蚓,夏天的小蚂蚁,春天的小蝴蝶,自然角饲养的小鱼、小兔、小鸡等幼儿每天可以关注到的事物。同时,哪些是幼儿的真正兴趣?哪些是被兴趣?需要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形成正确判断经验。最后,熟悉幼儿应该认知的发展点,合理进行筛选、梳理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巧妙施教。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美少分社书籍《灵动的瞬间——幼儿园过渡环节巧安排》

点击进入当当网购买链接

1506480227003.png



评论( 0 评论)

书目推荐

西班牙 Sol90 出版公...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