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首页>最新资讯

农业农村部原部长眼中的外国农家是什么样?

1

原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自20世纪70年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长期在“三农”战线工作,始终关注和研究中国“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一些重大农业农村政策的起草者、推动者。他曾多次出席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以及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中国与中东欧、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农业部长会议。

多年来,他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了大量相关理论文章,著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等,主编《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等多部著作。

他在新书《我到访过的外国农家》中说到:“我一辈子与农业结缘,对农业怀有特殊的情感,总觉得农业不仅有田土山河、风雨四季、生命奇迹,而且有人文故事、情感温度、历史积淀。因此一有时间和机会,我就想到基层、到农村去跑一跑,实地了解各个地方不同的自然条件、种植传统、民风习俗……”

这些访问交流带给他大量信息,引发多样思考。一个个异域故事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也让他有了特别的机会和视角,来感知思考全球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我到访过的外国农家》一书中记录了他到访过的西欧、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欧、北美、南美等几十个国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故事引人入胜、生动鲜活。以下是节选的他到访巴西的一篇文章......


巴西:合作社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我首次访问巴西是在2010年11月,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南美洲。那次的行程十分漫长,从北京飞到上海,从上海飞到圣保罗,抵达圣保罗当天又直接赶到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进了酒店房间我看了看时间,历时整整34个小时。

巴西的地区发展很不均衡,最好的土地在南部和东南部,那里一些大农场的资源条件非常好,土地肥腴,水草丰美。我在东南部巴伊亚州看到了高度现代化的农场,也在北部亚马孙州看到传统耕作的小农户,有恍如隔世之感。

巴西有很多土地没有开发,早期是欢迎外国投资的。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开始采取措施,限制外国人大面积购买土地。

2

巴西一望无际的大豆田

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业领域的投资合作,简单买地建农场的方式既敏感,也不可持续,要着眼于拉长产业链,实现互利互惠、融合共赢。

特别是到了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或许还会对巴西人害怕失去土地的担忧理解得更深刻、更直观一些。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整个南美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然而与光鲜亮丽外表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城市里伤疤一样存在的贫民窟。里约热内卢的地标性景点基督山,从电影镜头里看过去华美而圣洁,但就在基督山对面,就是巴西最大的贫民窟,连片的火柴盒子一样的房子里住着几十万贫民,远看像“海景房”,近看是“纸牌屋”。

贫民窟里打架斗殴、盗窃吸毒什么都有,卫生环境十分不堪,医疗教育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在圣保罗访问时提出要去看一下,但是当地陪同人员怕出意外怎么也不同意。后来协调半天,才勉强同意开车带我从贫民窟一角经过看一下。里面遍地垃圾,房子大都是“木板房”“纸壳房”,还有的人就睡在垃圾箱里。好在巴西常年不冷,不存在过冬问题。

他们大部分都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从家乡来到大城市寻找机会,但在城市仍然无法扎根,慢慢聚集形成了贫民窟。

看着这令人瞠目的生存条件和社会问题横生的生存方式,我不由地感叹,一个国家的稳定,一定离不开农民的安居乐业;一个国家的繁荣,一定离不开农村的同步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势头良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这些看似是“三农”本身发展成就,实质是对国民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支撑。

贫民窟形成的最大症结就在于土地。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土地集中度越来越高,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无所依靠,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比较起来,作为人多地少的国家,我们实行的是家庭承包经营制,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处也很多。其中最大的好处是,农民家里有块地,进退有据。形势好了,农民可以进城打工赚钱;形势不好,退回到土地上,也不至于没饭吃、没屋住。所以,有了这块地,农村社会的稳定就有了一块可靠的基石。

但是,农业总要走向规模化,至少是适度规模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既要规模化又要农民不失地,这个问题不是矛盾的吗?怎么来解决?这就要说到我们国家在土地上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了,就是土地“三权分置”。

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这里的核心要义是明确了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和权能。换句话说,就是农民可以自由流转承包的土地,但流转的只是经营权,所有权、承包权不变。这样,农民一方面可以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也不会出现“失去土地”的情况。

土地“三权分置”在世界土地制度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它既解决了劳动力自由流动问题,又为极端情况留足了后路。中国近3亿农民工像潮汐一样在城乡之间流动,进可攻退可守。当经济形势不景气,工厂开工率不足时,农民工暂时退守土地,让实体经济休养生息;当经济向好,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时,他们又第一时间回到城市,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正是土地“三权分置”造就了农民工这个独特变量,让中国经济体避免了大起大落,始终保持稳定。

回到巴西,从巴伊亚州我又来到北部的亚马孙州,才发现,巴西农业的南北差距有天壤之隔。

亚马孙州靠近赤道,在州首府马瑙斯附近的一个村庄,房子都是草木结构的,墙壁就是抹了点泥,看起来很简陋。村民葡语讲得不太好,就像我们一些少数民族村落也不大讲普通话一样。村民还给我演示了极为传统的捕鱼方式,整个村庄的农业还像处在刀耕火种的阶段一样。

当然,这个村子是一个展示古老印第安文明的旅游村庄,不过,巴西北部农业总体发展水平确实不高,耕地也不多,以稀树草原和热带雨林为主。

在北部看农业,你会觉得困惑。巴西农产品出口量那么大,光向中国就出口大豆、原糖、鸡肉、牛肉、猪肉等,依靠这么落后的方式怎么能种出来、养出来?这里到很多国家距离遥远,交通也不便利,农产品是怎么运输出口的?

后来才发现,巴西农业两极分化十分明显。规模大、实力强、现代化程度高的农业主要是有大企业支撑,其中也引进了很多外资企业,包括中国的企业。其出口农业是典型的“公司+农户”模式。

3

参观巴西农户的玉米田

一家一户的小农户是搞不了现代农业、走不进国际市场的,农业发展还是需要依靠现代化的组织方式来带动,这是当前这个阶段的不二选择。当然,这种组织方式不一定是企业,还可以是合作社。

2015年5月,我再次到巴西访问,在南部地区,考察了巴西帕拉纳州LAR农工合作社及社员家庭农场。

创立于1964年的LAR农工合作社,是巴西第三大农业合作社。现在有社员9697名,雇员7301人,涉及的产业包括玉米和大豆的种植、粮食仓储和物流运输、饲料加工、养鸡、食品加工、零售等很多方面。

我参观了农户德奥里维拉的玉米种植园,又走进农户索拉涅家看她的厨房,然后又参观了合作社的养鸡场和加工厂。

4

索拉涅家的厨房整洁卫生

养鸡场也是社员分散经营的,一个个家庭养鸡场围着加工厂分布在周边。车一路经过,合作社负责人一路指给我看:这个鸡场有10万只,那个鸡场有20万只。鸡场都掩映在茂密的林木中,这些林木可以起到天然的防疫屏障作用,又降低了鸡场的异味。

我们还参观了鸡肉加工厂。工厂的规模很大,每年能加工300万只鸡。工厂也是合作社办的,养鸡户都是股东。

世界各个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就形成了互补的市场。鸡杂在欧美可能被当作“垃圾”,还需要缴费处理;而在我们国家饮食习惯中,鸡杂可以做出很多种菜,是受欢迎的美食。因此,世界各国之间开放合作,消除壁垒,对大家都有好处。

在参观中我感觉,虽然加工厂的设备也很先进,但真正宝贵的是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真正让农民参与进来了。这也是我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公司、合作社怎么和小农户利益联结?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也是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运行,只是公司是合作社办的,所以实质上还是农户的。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养鸡场是农户各家自己办的,同时每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共同成立一个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管理养殖过程,包括统一提供鸡苗、鸡饲料,统一进行防疫等。合作社开办了加工厂,农户鸡出栏后统一送到加工厂加工和销售。最后,加工厂盈利以后,农户再参与分红。

在一些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家,合作社办农场、办加工厂都是普遍现象。在我们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这两种经营主体也是当前的主要方向,在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将来也可以联合起来成立公司搞加工、搞销售、打品牌,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如何衔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一些国家和一些地区的发展中已经有所体现,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

一是衔接的模式不能单一。像巴西、法国这些国家都有好几种模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不可能都是小农户,也不可能都搞合作社,更不可能都办企业。不能一说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企业化,包括“按照工业办法搞农业”这样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发展农业可以借鉴工业的一些理念、思路,但是做法未必可以照搬。

目前国内按照工业办法搞农业的只有一个产业,就是奶业。中国的奶业主要以企业为主体,在产业链前端养奶牛、办大型牧场;中端收奶、加工;后端做销售、办直营店。因为奶业集中度很高,所以这种模式适用。

但即使是奶业,也不可能覆盖到全产业。比如牛奶,岭南地区消费者喝牛奶需要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所以需要利乐包包装,需要大企业生产;而在青藏高原、内蒙古就没必要,鲜奶直接就煮着喝了。再比如奶酪,北京首农集团工厂化生产奶酪,草原牧民家里手工也做奶酪。我们吃牧民自家制的奶酪觉得有点膻味,牧民吃工厂化生产的奶酪也会觉得没味。中国那么大,小规模生产还是有必要的,所以农业不能一刀切,不能完全整齐划一,这是一个重点原则。

二是要让农民参与进来。有些地方工商资本进来了,产业园、加工厂建起来了,产品也卖出高价钱了,却没有农民什么事了。还有的地方搞合作社不规范,农民只拿到流转土地的租金,所谓“吃干的”,但是承诺的合作社利润二次分红,很多没有兑现。农业现代化了但农民靠边站了,这不是我们要的现代化。中国必须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起解决。不能解决了农业问题,恶化了农民问题,这是我们的原则和底线。

当然,小农户发展农业确实也有一些难题,比如小农户生产的产品安全监管问题。这个问题也不能说没有,但并不是一说提高质量安全,就必须把小规模作坊清理掉。我访问的这些国家,看到了很多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农产品,受到很多启发。比如立陶宛一个老太太家的羊奶酪,羊是她自己养的奶羊,奶酪是自己做的羊奶酪,品质很好,老主顾、回头客也很多。波兰农户自己家里养猪,做的火腿、香肠就摆在家门口的一个大橱窗里,卖给当地人和周边的熟人。

我们的一些小作坊出现了产品安全问题,要想办法加强监管、加强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提高素质。不能因为技术层面的事,就否定了小作坊本身。中国哲学讲“道”和“术”,如果把小作坊全部关停,就是典型的以“术”害“道”,以战术不足去否定方向和道路。更何况,中国小农户众多,规模化、企业化一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有历史的耐心,不能搞“一 刀切”。


海报

《我到访过的外国农家》以“讲故事”为主要叙述方式,配以现场照片,以图引文,以文释图,生动展示了世界各国特色鲜明的农业、风情各异的农村和勤劳达观的农民,鲜活展现了各国农业背后的人文地理、历史传承与国际交流。

介绍世界农业的书可能很多,网上也可能可以随时找到相关资料,但这本书最独特之处是以中国农业部长的视角,来讲述对其他国家农业农村的观感,以及对我国“三农”发展的思考。并且作者担任农业部长十年有余,之前还当过三年副部长,能有机会去观察更多样本,有条件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和文化风俗的背景下去观察和分析“三农”情况,形成一定的积累。再者,作者国外出访时,和当地农民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走进村头小卖部看看消费水平,这也让我他对各国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了解得更具体、更真实。
可以说这是一本写在五洲大地上的世界农民百科全书,也是一本了解全球农业农村、感受风土文化的生动画卷。是阐释异国农家风情之美,领略世界农业发展之路,打开交流互鉴合作之窗。书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场景,贯通中外乡村发展,纵论古今农耕文明,既增长知识,又启迪智慧。
希望本书能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还能增长见识,掩卷之余还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期待有更多人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

评论( 0 评论)

书目推荐

西班牙 Sol90 出版公...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