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官网首页>最新资讯>文章
固化科技成果 填补领域空白

中国河口海湾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出版工程问世

中国河口海湾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出版工程共计28本,重点围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系统归纳整理了我国数十个重要和典型河口、海湾、滨海湿地,在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领域开展研究和保护的最新成果,对历史资料与创新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和系统提炼,以专著和图志形式出版,为科技人员提供基础数据和向公众普及宣传相关知识提供了良好载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本项目将填补我国在河口、海湾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领域,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出版物的空白,力图抓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打造“功在当代,惠泽后人”的精品出版工程。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套丛书是我国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质量专著和重要工具书,也是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成果,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可摸清我国水生生物物种资源家底,完善科学资料并建立基础数据库,为开展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在国际谈判和签约中维护国家利益和争取话语权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分为河口系列和海湾系列两部分,选取我国重要河口、滨海湿地7个、沿海典型海湾8个,系统整理了上述区域在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别凝练成学术专著25种、原创性水生生物资源图谱3种,共计28种。

稿定设计导出-20190320-14546


书中各分册技术内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项奖励上百项。其中,丛书主编庄平的研究成果“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技术创新与应用”历时20余年,从长江口渔业资源衰退机制、关键生态功能修复和重要资源养护等三个递进层面开展系统研究,阐明了长江口渔业资源衰退成因与机制,并在中华鲟保护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整体水平国际领先,成果实施成功恢复了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是我国河口及其临近水域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首先,中国河口海湾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出版工程的实施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成果。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科技支撑。通过项目实施,可详细了解并掌握我国重点水域生态环境现状和水生生物资源基础数据,为国家进行生态安全动态分析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将挖掘的历史资料和现有成果以专著形式出版,可为有效提升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河口、海湾生态环境修复及保护的能力提供服务。摸清我国重要水域水生生物物种资源基本情况,有利于完善并建立基础数据库,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增殖放流等养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标准;项目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各方面的系统总结,可反映该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可能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阐明资源衰退成因及机制、开展关键生态功能修复行动,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从而显著提升我国开展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本项目通过对沿海渔业资源基础数据的深入挖掘整合,可为我国在国际谈判中增强话语权提供可靠依据。渔业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资源性产业,国际上对渔业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海域和重要渔业活动均由国际渔业管理组织控制管理。如果我国缺少足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在国际谈判或合作中,将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本项目通过对河口、海湾等渔业资源集中的重点水域多年积累的基础数据和最新调查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规划出版,可为我国在国际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提供强有力支持。

第四,本项目以专著出版,通过成果固化和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我国在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人才素质。我国在河口、海湾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基础研究较为薄弱,高水平人才远不能满足当前实际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可整合国内在河口、海湾领域的各种优秀成果,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可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把最新的科研和技术成果及时传递给青年科技人员,有助于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评论( 0 评论)

书目推荐

西班牙 Sol90 出版公...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