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公司活动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2018年8月18日—20日,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农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及国内各大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多家国外高校的15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乡村振兴: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理论、国外先进做法和借鉴启示、中国实践与案例等。

1536650821921.jpg

19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会分别由杜志雄会长和福建农林大学刘伟平教授主持。在主旨报告会上发布的8个报告,根据其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主题。其中,关于作为大会主题的乡村振兴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周应恒教授做《国外乡村振兴经验与启示》的报告,介绍日韩、北美、欧洲的乡村振兴经验,指出由于中国发展类型的多样性,各国乡村振兴经验都有可借鉴之处;叶兴庆研究员的报告侧重于从中德比较角度阐述什么样的战略才能阻止乡村衰落,指出乡村衰落具有必然性,乡村振兴是长期的动态过程;姜长云研究员侧重于从战略基调和政策创新导向两个方面概括《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内涵要义和创新价值;王佳宁研究员做了《长江上游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趋势判断》报告,分别介绍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一市三省”乡村振兴“个性化方略”,并概括了长江上游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七大趋势;孔祥智教授以《国际合作理念在中国的演化》为题,归纳了国际合作理念演化在中国的体现,指出中国实践中的诸多合作社实践体现了对国际合作理念的应用和创新,对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积极推动作用。

主旨报告的另一个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生产和贸易问题。胡冰川副研究员代表杜志雄课题组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指出全球农业生产过剩、资本过密化、单项贸易等趋势性特征,并基于当前贸易形势提出农业支持政策改革建议;罗必良教授做了《中国的粮食增长——小农的行为逻辑》的报告,指出农业服务市场的发展维持了小农户经营和粮食生产;何秀荣教授针对当前中美贸易战这个热点问题,选择大豆这个颇具代表性的产品为例,分析中国将大豆列入回应美国对我国输美商品加税清单的反制清单的可能影响。

会议设立了4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是全球化与农户行为、食品安全与生态治理、国际经验与农产品贸易以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证,其中第4个分论坛是研究生专场。本次年会还利用晚上时间,举办“中美农产品贸易”自由讨论会,多名副会长和30余位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探讨了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等。

会议期间按照惯例举行了研究会年度工作会议。檀学文秘书长做年度工作报告,朱立志监事长做监事会报告。杜志雄会长引导参会代表开展关于研究会发展和如何改进研究会工作的自由讨论。会议期间公布了2018年年会征文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最终评出二等奖论文5篇,三等奖论文7篇,入围奖论文11篇。我社期刊出版分社社长、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徐晖主持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并为二等奖获奖论文作者颁奖。

评论(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