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不是乱涂鸦 如何提高幼儿美术能力?

幼儿美术能力根据幼儿心智与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在兴趣的驱使下,反复的尝试与练习能够帮助幼儿逐渐获得进步。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美术能力,教师在课堂美术活动中首先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阶段选择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其次使用相关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以下是班级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一)活动准备,包括幼儿的经验准备和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的物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十分重要

如果活动设计脱离孩子熟悉的既有经验,则活动从一开始就无法获得孩子的注意力。一个设计丰富、新颖有趣的主题,往往需要多个活动衔接而成。幼儿对熟悉的事物能轻松地投入,所以活动前期经验铺垫十分必要。

例如在进行绘画活动“我和动物做朋友”前,老师可以带着孩子收集动物模型,回忆动物的外型特征。在活动导入时,老师可以询问不同幼儿的喜好,并借此引导孩子想象和动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奇趣经历。讨论结束时,为幼儿准备美术材料。充分的准备,会让孩子明确主题目标,并轻松地完成任务。

1512014738504.png

2.充分的物质准备,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提倡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完成物质准备工作——这既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时机,孩子又能在物质准备中了解活动内容、熟悉要使用的工具,引发幼儿对活动的期待。物质准备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爱好及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善于线条描绘、有的善于色彩搭配、有的习惯用画笔表达、有的则喜欢泥塑。在物质准备时,成人可考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活动材料。

(二)活动导入,抓住“黄金10分钟”

1.引发兴趣

“你的五官会跳舞吗?”一句拟人化的提问,立即将幼儿的思绪引至五官的变化。“这是什么?龙是动物还是植物?有谁在动物园里见过它?”在“怪兽卫士”绘画活动中,老师的提问和“龙”的图片引发幼儿 的探索兴趣。除此之外,出示实物、带领幼儿观看视频与表演,都能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活动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环节要短小精悍不可拖拉,为后面的主体活动留出时间。

2.引导观察和认知

当孩子对活动内容投入极大兴趣时,老师便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做物象分析——对事物进行感知、带领幼儿观察事物的轮廓特征和细节。如:在 “怪兽卫士”活动中,当老师成功地引出主题之后,最好紧接着请幼儿观察龙的外部特征:“龙的头像是什么动物?它的犄角、身体和爪子分别像什么动物?”

再如:在大班的“社火面具”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出示两个不同的面具,请孩子们猜猜哪个面具用来驱除鬼怪?哪个用来庆祝丰收?猜想和有比较的观察能促进孩子的认知。

1512014790141.jpg

(三)引导个性表达

很多老师不重视幼儿的个性表达,在辅助幼儿观察之后,常常直接带领幼儿提笔创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的活动是面向集体进行,集体的交流与分享使幼儿获得较清晰的认识。若此时直接转入创作,孩子们的作品很可能会大同小异,千人一面。

(四)引导探索表现

做了这么久的准备工作,当孩子有了个性化的想法,是不是就可以进入到创作中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有很多孩子“想得出”、“想得非常好”,而在独立作业时怎么 也“ 画不出来 ”。这时,一定会有孩子急迫地邀请老师帮忙。因此,在创作之前,老师还要引导幼儿粗略地构思将要表现的内容。如:幼儿想描绘怪兽卫士,老师则要用一系列的追问,让孩子描述出自己心目中怪兽的模样——“ 它有几只眼睛?有个大脑袋还是小脑袋?它高吗?它是站着还是坐着?它有尾巴吗?”等。这样的引导能够帮助幼儿明晰心中所想,让孩子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实在纸上。

1512014840966.png

(五)创作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针对的指导

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应顺应幼儿的发展特点,在不失去其本真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需要与个性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指导。

(六)组织好幼儿的经验分享与交流

每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表述出不同的经验,教师可以通过采访、复 述、记录、张贴作品等多种方式分享孩子们的珍贵经验。这样的分享经验可以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产生认同,同伴之间的交流又促进了幼儿再创作的意愿。

(七)在延伸活动中完成幼儿的意愿

在新经验的启发下,幼儿对绘画的主题和内容会产生一些新想法,而这些想法不能在一次活动中全部实现,老师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或者设计其它活动帮助幼儿继续表达。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内容来自中国农业出版社美少分社书籍《孩子的画笔会说话》

1512014917597.png

点击进入微店购买



评论( 0 评论)

书目推荐

西班牙 Sol90 出版公...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